“肠道细菌来源的囊泡“与肝硬化恶化和血清白蛋白减少有关 日本新潟大学发表

by med-almond
liver, biology, medical-3026639.jpg

肠道细菌释放的 100 nm 大小的囊泡 与“肝硬化”的恶化有关?

2月21日,新泻大学报道肠道细菌释放出的100nm左右的极小囊泡,作为肝硬化恶化的新机制里参与在其中,并可能引起肝脏新的炎症并加剧纤维化。并首次宣布:它还会使血清白蛋白降低,由肝脏产生并引起肿胀和腹水。透过研究,该研究小组表示,“为了防止肝硬化患者病情恶化,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肠道屏障功能增强剂,不允许细菌囊泡侵入,因此我们将探索这种可能性”。

这项研究是由医学和牙科科学研究科消化内科副教授土屋淳纪、研究生 夏井一辉和教授 寺井崇二 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Liver International》的电子版。

日本有40万肝硬化患者,每年有1.7万人死亡。随着肝硬化的进展,黄疸、腹水、静脉曲张破裂、肝细胞癌等各种症状和病理发展较差,纤维化往往进展而无改善。这种肝硬化没有好转的状态,被称为“不归路”。人们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但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肠道内存在的无数肠道细菌。从以往的报道和临床观察来看,在肝硬化期间,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蠕动减弱、粘膜肿胀、粘液产生减少、上皮粘附屏障功能下降,观察到免疫系统减弱等多种因素,使其更易感染肠道细菌的影响。 这一次,研究小组重新估计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使肠道细菌本身没有侵入,但小至100 nm 的囊泡侵入,也会对肝脏产生不利影响。

大肠杆菌囊泡诱导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炎症

该研究利用肝硬化恶化时检测到的大肠杆菌囊泡,分析了对肝细胞和肝硬化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囊泡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诱发炎症。此外,当时发现这些细胞中Clec4e(macrophage-inducible C-type lectin: Mincle)的表达升高。此外,还发现作为肝功能最重要和最重要区域的肝细胞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白蛋白再生减少。

图片来源:新潟大学新闻稿(研究发表报告)网址:https://www.niigata-u.ac.jp/news/2023/347803/

囊泡给药加重了模型小鼠的肝纤维化并降低了白蛋白水平

此外,向肝硬化模型小鼠施用大肠杆菌囊泡可诱导肝脏炎症和加重纤维化。还发现在肝细胞中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白蛋白也减少了。证实给小鼠施用白蛋白减轻了这种炎症和纤维化的恶化。还证实Clec4e在从肝外收集的巨噬细胞中表达。

肝硬化患者当中 发现细菌小泡的浸润与侵入

在本分析中,在肝硬化患者中观察到顯示出,肠道细菌囊泡侵入的发现。此外,已证实针对细菌囊泡中存在的蛋白质的抗体效价很高。实验表明,这些囊泡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影响,例如引发炎症、随后纤维化加剧和白蛋白减少,从而导致肿胀和腹水。

探索防止细菌囊泡侵入的“肠道屏障功能增强剂”等新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的结果阐明:新晚期肝硬化患者长期暴露于由细菌囊泡等引起的炎症,从而对肝脏和全身造成损害的机制。这种现象可能与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轻度炎症和发热有关。 “为了防止肝硬化患者病情恶化,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肠道屏障功能增强剂,不允许细菌囊泡侵入,因此我们将探索这种可能性,”该研究小组说。

消息来源:【QLife Pro医療ニュース】肝硬変の悪化と血清アルブミンの低下に「腸内細菌由来の小胞」が関与-新潟大

网址:http://www.qlifepro.com/news/20230224/liver-cirrhosis.html

消息来源:新潟大学新闻稿

网址:https://www.niigata-u.ac.jp/news/2023/347803/

您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