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相处?

by mao

很多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家长都会有该如何和自己的孩子互动相处的烦恼。虽然我们可能听说过“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个词,但可能并没有太多机会深入了解它。有些孩子虽然患有ASD,但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可能会做出一定程度的忍耐,或者用其他能力去弥补,从而被家长忽视病情进而加重。这次,我们请来了儿童精神科医生岡琢哉先生为我们解释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特征、以及与他们相处的方法。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具体是什么病症呢?

自闭症谱系障碍具体指代一种发育障碍。如果从幼儿期开始就存在“社交沟通问题”和“刻板重复行为以及感觉过敏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造成了困难,那么就会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另外,虽然具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特征,但仍然忍耐着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被叫做“灰色地带的孩子”。这类孩子的忍耐和努力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导致痛苦加剧,从而青春期至成年期出现各种问题。


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特征的孩子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

患病儿童与普通儿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接收周围信息的方式”和“向周围发信的方式”上。这种特征可能导致患病儿童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变得异于常人,或者导致他们更难去“表达困难”。如果家长没有理解由病症所引发的问题,孩子可能会被贴上“任性”、“不懂事”、“古怪”的标签,进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和“看不见的努力”。


那对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特征的孩子的家长有什么建议吗?

症状明显的孩子经常会感到日常交流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认为支持的第一步是逐渐改变这种体验,增加愉快的交流,以及让孩子逐渐感受到与他人互动的乐趣(或者通过互动变得更加轻松),并让家长一起观察孩子的变化过程。

另外,在2岁时实行及时的干预会有很好的收效,尤其是对于程度严重的自闭症儿童而言。一旦晚于这个年龄,严重的自闭症患者在3岁以后再确诊、干预,收效就不太乐观,自闭症或许会伴随终生。程度为中度的自闭症儿童,6岁以前的干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效。程度较轻的自闭症患者,6岁以后仍有机会,这种机会或许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6岁左右,神经系统发育完成了80%-90%,其余10%-20%会在12左右基本完成)。因医疗条件差异、家长承认现实的时间差异等,患者确诊自闭症的年龄各有不同。但不论什么时候确诊,12岁之前都会有一线生机,只不过发现、确诊、干预越早,效果就会越好。一旦过了12岁这个年龄,神经系统的发育基本完成,除了一些发育较晚的少年还可能有效外,基本上不会再有效果。而对于严重的自闭症患者来说,这个“早”字更为重要。



来源:「自閉スペクトラム症」の子どもの特性はご存知でしょうか? 関わり方を児童精神科医が解説

网址:https://medicaldoc.jp/m/column-m/202312t0192/

您可能也会喜欢